
我院教师王群群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梁若冰合作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年第3期发表了题为《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与基建民企债务违约》的论文。
2023年第3期目录
·学习研究二十大精神专题·
中国开发区招商引资:基本逻辑与现实选择
陈强远 赵浩云 叶 杨(5)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基于生产网络的视角
余典范 蒋耀辉 张昭文(28)
增值税分享再测算及其对地方财力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行业消费地原则方法
倪红福 黄靖桐 李善同 何建武(50)
增值税分成、财政激励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
彭 飞 蔡 靖 吴华清(70)
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与基建民企债务违约
王群群 梁若冰(91)
企业如何重返实体经济?——基于高铁通车的一个经验证据
邝玉珍 杨国超(111)
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如何影响服务出口隐含要素流向扭曲程度?
林 僖 林 祺(130)
经济集聚对管理者薪酬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郝 颖 刘 刚 魏 紫 李俊仪(150)
“强省会”战略的创新效应研究
杨博旭 柳卸林 常馨之(168)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评估
韩 阳(189)
【摘要】不同于以往从地方政府债务对民企金融资源挤出角度剖析民企违约的原因,本文关注地方政府通过拖欠款项、“民借官用”方式建立的特殊关联,对基建民企违约产生影响。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的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来规范其债务融资行为,进而影响了政企间的特殊关联。本文以此次改革作为政策冲击,采用强度双重差分方法,考察改革对于基建民营企业的债务违约欠款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地方债改革有效降低了基建民企违约欠款,侧面反映出改革对控制政府债务风险向微观主体扩张的政策效果。通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本文发现:一方面,地方债改革减少了政府对基建民企的欠款,进而从资金来源上缓解了企业的信用危机;另一方面,改革也通过减少政府依托基建民企来举借银行贷款的行为,从资金去向上堵住了流失的缺口。
【关键词】地方债改革 基建民企 债务违约